
-
1911再读辛亥
- 标签: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在辛亥革命95周年之际,央视新闻频道近日推出大型文献历史片《1911再读辛亥革命》。与通常的历史文献片相比,本片选取了辛亥革命中与老百姓联系得更紧密的素材,在解说词上也增强了趣味性,希望能够把历史讲述得“更有意思”。 60%的画面使用照片图像 《1911再读辛亥革命》一共分为6集,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前夜、起义、武昌起义爆发、憧憬、逆流、破晓六大部分,全片的拍摄时间在一年左右。据节目执行总编导李黎介绍,由于孙中山先生是著名的漂泊者,摄制组基本追寻着孙先生当年的足迹,在日本、英国、香港、美国、武汉、南京等地进行实景拍摄。 李黎对记者表示,今年是辛亥革命95周年,能够以第一人称叙述当年那段历史的当事人已经没有了,也没有更多的中国近代图片。大部分历史资料来源于当年的入侵国,包括八国联军,摄制组特意从海外找来大量晚清图像。以及当年参与过辛亥革命那段历史的当事人的......
王树增有参与。
作为纪录片,还是不错。虽然有些观点不能苟同。
赵忠祥
每集近50分钟共6集。大量黑白照片与影像资料。
典型的ccav纪录片。

-
- 主演:
- 类型:
- 暂无
- 地区:
- 评分:
- 简介:
- ...
- 评论:
- 第一集观感挺不错,主旋律、老演员
- 这部剧说实话还是有些高开低走了。在历史叙事上依旧主观性太强,向着结果编剧本的很大问题是人物形象太过片面,比如黄侃,诚然他是一个狂狷之人(确实喜欢骂人),但他对胡适之流只是常用文字游戏互相揶揄而已。为了衬托陈独秀的形象,父子三人最后走向了温情的和解。但可惜那些他私生活不检点的传闻都是真的,延年乔年当然不会原谅这样的父亲。我最喜欢鲁迅先生,着墨不多但留下了他最真实的高光时刻。前面的镜头语言尤其教员出场那段很绝,但滥用慢镜头和隐喻特写镜头,常常打断叙事节奏。后期支线庞杂,想要将所有人囊括在内反而顾此失彼,其实版画和旁白已能够将很多东西带过。台词也有些说教,像在读历史课本一样。女性角色的缺失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男性视角下历史叙事的局限。不过剧的意义还是很大的,让大家对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充满了感动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