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BC 1976仲夏--朋克之火 The Summer of 1976 - The Summer of Heat(2006)
- 标签: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本片回顾30年前发生在英国诺丁山嘉年华会(Notting Hill Carnival)--欧洲规模最大的街头狂欢节时候的朋克骚乱。 今年是朋克诞生30年,1976年9月的英国,朋克以它的鲜活颠覆了英国人的日常思维。作为一种特别的现象,朋克对社会、流行文化产生了诸多影响,中国也在其波及的范围之内。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的曼哈顿有不少艺术家与摇滚乐手在这里开辟了先锋音乐实验田。The Velvet Underground便是先锋音乐的先锋,他们的音乐毫无商业价值,乐队似乎对噪音更感兴趣。1967年他们录制了第一张先锋音乐的唱片《The Velvet Underground》,在这里小提琴和吉他制造了最难听的、最剌耳的噪音,乐队主唱Lou Reed的演唱似乎与音乐毫无关系,他们打破了民摇、乡村音乐和摇滚乐的形式而重新诠释,他们是朋克音乐的先驱。在......

-
- 主演:
- 类型:
- 纪录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4
- 简介:
- 台剧已经告别小情小爱的境界了!...
- 评论:
- 男版《俗女养成记》,吴慷仁主演。台剧给所有失意又孤独的都市人的解药,不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而是“回乡”,回到亲缘关系所带来的本能安全感中。回乡不是输了,而是对单一评价体系的否定,以及重新建构起另一种生命路径。在此岸,故乡总是以有毒的原生家庭或者粗暴庸俗的熟人社群的面目出现,比如《三十而已》里江疏影曾短暂回乡,但忍受不了生活的琐碎芜杂又很快逃回上海。这里仍旧有大规模的“进城一代”,热衷于书写在都市落地生根的故事。而对岸在三十年高速发展后陷入低迷委顿已久,发展主义神话日渐祛魅,故乡作为精神港湾而被重新打量。除了创作环境的差异化,单从两岸发展时差上来说,对岸的影视剧也会先我们一步,为“生命可以如何度过”这个原命题提供更多可能性。
- 去做啦,勇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