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弗兰克和辛迪 Frank and Cindy(2015)
- 标签:
- 喜剧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G·J·艾希顿坎普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G.J. Echternkamp tells the story of his relationship with his parents, his mother Cindy (Russo) and his step-father, Frank (Platt). Frank used to be a member of OXO, a band from the '80s whose one hit wonder scored with the song "Whirly Girl". Cindy was the ultimate groupie who married Frank and thought life would be glamorous and award shows, but it's not how it turned out....

-
- 主演:
- 类型:
- 动画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8
- 简介:
- 后面几集相对弱一点,因为学长、凯子这样的人变成了恶人,把矛盾刻意激化了。但整体而言,全剧就像news哥说的,大家都是好人,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因为立场不同,因为一些悲伤的经历,好人之间产生的对立是很虐的。这部剧在主题上可供人思考的维度实在太广,单是受害者家属与施暴者家属的阴影这一块,就已经甩开一般剧一大截了,还有网暴,杀人犯的人权等等,而王律师这条线引出的主题最震撼,那段全剧最高光的酒后独白,说出了司法、媒体与民意的关系,为了平息民意而草草处死罪人,不会让社会变好。王律师或许有点理想主义,但假若连这样的人都没有,社会如何进步呢。只能说现行社会下,网民的素质还配不上理想主义者的坚守,他们注定只能孤身前行,但愿在未来的样子里,这样为死刑犯辩护的律师得到的更多是尊重而不是谩骂...
- 评论:
- 防止社会悲剧再发生,是应该完善社会福利,还是开脱释放凶手?虽然王律口说的是前者,然而行为完全趋近后者,编剧借王律的口说“我们(身世凄惨者)太不幸,而你们太幸福,所以你们不为我们考虑。”但是博得观众同情的同时请记得,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也是普通人,并不因为生活得比凶手幸福就更该死。编剧多次在剧情和对话中混淆概念(比如判决死刑和仓促行刑不在一个逻辑关系上,却打包让你抉择对错),削弱反对他意志的角色的反馈(比如相对王律,其妻言语的无力),以达到对自己价值观的表现,这种单方的手法太过无耻。世界确实不是非黑即白的,更不是编剧一种思维就定案的,反对王律不一定是偏激和看不懂剧情,也可能有更多不同想法。废死要有完善的后续制度,煽动情绪掩盖不了问题。多一星给媒体的戏份。有权利原谅加害者的只有受害者,你我都没有。
- 虽然还是有一些缺点,如中间的家庭戏比较拖沓和俗套,人物关系设置有太多巧合,结尾的和解过于理想化,但在批判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达到很高的水平。关于司法人权、媒体良知、网络暴力、精神病患生存等方面的展现和探讨都非常深入,保留了台剧在锐化人物矛盾和戏剧冲突上的传统,表演也可圈可点。了不起,配得上HBO的角标,媒体部分的戏份可以当台湾版的《新闻编辑室》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