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铀山 Der Uranberg(2010)
- 标签:
- 剧情 / 爱情 / 历史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Dror Zahavi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1945年8月6日,美国人向日本广岛投下了原子弹。这样做使苏联承受着在核军备竞赛中赶上美国的压力。对此最重要的要求是:拥有铀矿石。 1947年,库尔特·梅内尔(Vinzenz Kiefer)从苏联被囚禁中返回家乡矿石山时,俄国人试图不惜一切代价在那开采铀矿石。库尔特的父亲(克里斯蒂安·雷德尔(Christian Redl))是其中一处矿山的高级登山者。他警告苏联军事当局地下湖,如果它们在错误的地方爆炸以寻找铀,可能会淹没竖井。 但是俄罗斯人可以信任库尔特的父亲吗?毕竟,他是纳粹的老将,他仍然相信德国人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他的儿子与众不同。他了解德国人的战争罪恶感-并想尝试在新的德国工作。他坚信,与苏联的友谊以及铀矿开采也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石。但他从字面上与人民的友谊过分接受:他爱上了俄罗斯上校布尔斯基(HenryHübchen)的漂亮女儿(Nad......

-
- 主演:
- 类型:
- 青春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5
- 简介:
- 正能量的一部剧,既展现了消防员的忠诚与坚守,也侧面告诉我们火灾的无情。职场和生活双线并行,从平常生活入手,第一集就有救援的大场面,个人比较喜欢消防员私下的相处方式,十分的逗趣,感觉这情感不只是战友,也是亲人。...
- 评论:
- 不太看得下去。可能是三个中老年男人的命运,离我生活太远了,难以共情。虽然很喜欢里面的一部分女性角色,可她们戏份太少了,而且又不太被尊重。本来想打两颗星的,但是这么多人好评,我也被带了节奏,就打三颗星吧。(三颗星在我个人的评价体系里非常高了)
- 案件部分本质上还是《白夜行》的情绪,即社会派悬疑,隐匿的爱情关系,青年犯罪,以及孤独之心碰撞在一起后向时代进行的报复。家庭剧的部分就与许多东北文学、怀旧题材一样,讲的是时代本身。时代即社会,社会即系统,把这个系统拍透了,所有东西就都出来了。而命运、历史、对两代人的沉浮的展现,也是一次化繁为简的成功,将时代进程这些宏大主题与个体命运结合得很好。视听语言方面,有几次同机位的跳切会显得很怪,而且前几集的镜头语言比较生硬,后面就好很多了。不过,整个观感还是非常不错的,其实比后半段被迫支离破碎的《狂飙》,以及太过沉溺于时代情绪里的《平原上的摩西》都要好。看完之后确实激起了怅然若失的感觉,满脑子都是那句“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而这剧正好也是个中国独立摇滚辞典,配乐基本上全是国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