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记忆:毛泽东与斯诺(2017)
- 标签:
- 类型:
- 电视剧
- 导演: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1936年,一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不远万里踏上通往陕北的西行之路。从上海到保安,面对国民党层层封锁与重重关卡,宋庆龄和中共方面给他做了怎样的周密安排。毛泽东将会怎样迎接这位外国宾朋?彻夜长谈,品尝辣椒,他与毛泽东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历史奇缘?(《国家记忆》 20170621 《毛泽东与斯诺》系列 第一集 初次见面) 1936年10月底,由于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斯诺完成了他为时4个多月的探险旅程,回到了北平的家中。精神亢奋的斯诺避不见客,抓紧时间把在苏区的笔记整理出来,写就了他一生中的杰作《红星照耀中国》。(《国家记忆》 20170622 《毛泽东与斯诺》系列 第二集 再度握手) 1960年,中美关系进入寒冬,一位曾在世界上首次报道毛泽东的美国记者,为何悄然来到中国?开往密云的专列上,周恩来总理与他进行了密谈。一位毛泽东最信任的美国记者,一次未能成......

-
- 主演:
- 类型:
- 冒险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7
- 简介:
- 笑中带泪,破涕为笑。...
- 评论:
- 用生命换取那个想要的结果值得吗…?
- 5+1个故事,但每个故事又有联系,主角一永在短短12集里成长了许多。这部剧最妙的一点是,不是先开启了主角的金手指,而是先让他经历丧失至亲的惨剧,再让其以过来人的身份帮助其他生灵(执念)。看完大结局才知道为什么剧名起的那么古怪——所谓的“不良执念”是从人类的悲伤、思念、嫉妒等衍生而来的,那些执念因为人心强大的力量而拥有了本不应该拥有的生命,但因其存在违反了自然而需要主角帮助才能解脱。一永代表着居于主位的毛笔,光砚代表了砚台,楮英则是纸张,书法在这部作品里拥有着能够抚慰人心、斩断执念的作用,也预示着人心虽可能产生执念,但却也有着向善的力量。“执念”的实体是万千红线,让人想起盐田千春的艺术品。男主角是个长得很像哈士奇、笑起来侧颜颇有周杰伦神韵、总被别人误以为是流氓的好人,这一设定也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