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送往古拉格:一个苏联女孩的日记 Gone to Gulag: Diary of a Soviet Schoolgirl(2011)
- 标签: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在斯塔林统治的俄国时期,一个苏联中小学女孩Nina因为自己写的有关自己生活的日记的内容被视为“反动”,在军官的威逼利诱之下做了违心的自首。随后一家人都被送去了古拉格(类似集中营)在那里度过了五年的时间。在被释放之后,Nina开始学习自己一直喜欢的设计课程。但在她的画中再也没有用过红色(象征共产主义)。她的日记是在她去世七年之后才被人们所发现的,现在已被翻译成二十种语言出版。...

-
- 主演:
- 类型:
- 歌舞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9
- 简介:
- 优点很多镜头语言和表演尤其好,但是无谓的吹嘘是没什么进步的。编导的胆子还是不够大,美化历史人物是可以但是没有必要跟史实几乎南辕北辙了,乱加cp线,且女性在革命中的作用很固化,依然是无私奉献型。人性那样复杂,我们是应该允许伟人有瑕疵和缺点的。ps于和伟、马少骅老师的演技太好了,真的做到举重若轻,生动自然。...
- 评论:
- 年龄越大越倾佩百年前为了国家民族的奋不顾身的革命者,他们才是最酷的年轻人,最纯粹的理想主义者,革命万岁!
- 这部剧说实话还是有些高开低走了。在历史叙事上依旧主观性太强,向着结果编剧本的很大问题是人物形象太过片面,比如黄侃,诚然他是一个狂狷之人(确实喜欢骂人),但他对胡适之流只是常用文字游戏互相揶揄而已。为了衬托陈独秀的形象,父子三人最后走向了温情的和解。但可惜那些他私生活不检点的传闻都是真的,延年乔年当然不会原谅这样的父亲。我最喜欢鲁迅先生,着墨不多但留下了他最真实的高光时刻。前面的镜头语言尤其教员出场那段很绝,但滥用慢镜头和隐喻特写镜头,常常打断叙事节奏。后期支线庞杂,想要将所有人囊括在内反而顾此失彼,其实版画和旁白已能够将很多东西带过。台词也有些说教,像在读历史课本一样。女性角色的缺失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男性视角下历史叙事的局限。不过剧的意义还是很大的,让大家对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充满了感动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