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1976)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杨光海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影片拍摄于1965年,完成于1976年。影片表现了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公社的纳西族(摩梭人)长期以来保存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特征,保存着以母系为核心的母系家庭,保存着男不娶,女不嫁的“阿注婚姻”。(http://www.cpanet.org.cn/detail_news_99025.html) 顾问:秋浦;编剧:詹承绪、杨光海;导演:杨光海;摄影:袁尧柱、杨光海。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委托摄制,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承拍。 云南省永宁是个高原盆地,海拔2600多米,在盆地的边缘散布着一些纳西族的村落。他们实行的“阿注”婚,是纳西族母系家庭的传统婚姻形式。“阿注”就是朋友的意思。这种婚姻的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双方各自在母亲家中生产和生活,建立朋友式的婚姻关系,所生子、女,属于女方,血统以母系计算,财产按母系继承。这里的青壮......

-
- 主演:
- 类型:
- 历史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7
- 简介:
- 吃了多年的馒头和咸菜,突然给我端上一盘红烧肉的感觉,以后咱中国的电视剧就照着这个标准拍吧,求求了~...
- 评论:
- 拍的很生活化,各种热点案情
- 民国传奇版《两京十五日》,是高规格制作和不受限制创作,但基本不太可能复制《漫长的季节》的传播力度。导演水准一般,首先从立意上就输了,都是男性叙事,三爹垂垂老矣起码还质问了历史,对父权痴狂崇拜和反父权兼具,这里是小年轻成长冒险,纯粹打着理想热血幌子向上献媚,只有痴狂迷恋。本质主旋律,五讲四美真善美不可能火。壳倒不是真善美,壳是姜文式爹味男凝故弄玄虚,服化布景太新,没做出来年代感,像时装剧,梦回拿高定当戏服的《邪不压正》,但壳怎么样重要么,叙事抓不住重点,再有风格化也没用。何况姜文感觉是上世纪产物了,陈旧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