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三七年之蒙古(1943)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嘱托电影,指受到华北军事机构,各官厅、各国策公司的托付所制作的电影,到1943年,共拍摄日语片8本,中文片10本,蒙语片5本。其中有《石津运河》、《华北新港湾》、《建设山西》;有农村题材的《乡村是我们的》,蒙古题材的《七三七年之蒙古》,以及影戏喜剧《快乐的朋友》。 (《近代北京电 影产业研究》)...

-
- 主演:
- 类型:
- 剧情
- 地区:
- 中国
- 评分:
- 6.0
- 简介:
- 版本一 在肉联厂工作的女工齐红光下班后到商店为丈夫买了一件红西服,然后急匆匆赶到女儿学校看女儿的篮球比赛。女儿被同学耻笑身上有“猪尾巴大肠头”的味儿,与同学厮打起来。见到父母,她怨恨地看了母亲一眼,...
- 评论:
- 也许,当一本书与你有缘,它会以任何一种方式向你而来。
- 主要还是找对了人,制作团队隐藏幕后就行了,传统纪录片的逻辑,其实综艺的部分反而是生硬的。+感叹一下海南搞旅游资源开发看上去赚不少;岩石影像的想法不错;肖全为啥不拍主持人/些微没存在感的流量房琪呢;几天的拍摄,体量不大,第12集完全是回顾,11集里也有很多空镜和回顾,但每一期的主题都选的不错,比如聊聊读书在当代的意义(让书屋综艺的逻辑立住)、杂志/社会度塑造作家、写作的天赋/门槛、文学的传承、阅读的不同形式比如看展和多媒介(多媒介不还是读文字嘛)和阅读老友、虚构非虚构、散文的形式、诗歌的朗读、故乡与文学、儿童文学、原著与改编、文学/语言无国界…老师们推荐书的时候有点无聊,因为好多没看过的书我是期待自己和那本书相遇的时刻,所以会跳过,聊收获杂志这样有个人历史意义的、相当于人物肖像专题片还有点意思